发布:2021-01-15 00:18:54 关注:39410次
一、学校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六十五年风雨历程,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给予学校“全国著名高校”的赞誉。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有11个国家级、7个省级博士后流动站;有110个本科专业,有19个国家级平台、9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落户学校;学校工程学、材料学和化学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是云南省唯一拥有飞行技术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大学;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大奖15项,2019年科研经费总规模超16亿元;近年来学校3000余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00亿元;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学校位列61位。
二、学科领域
(一)工学
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二)理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
(三)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四)法学
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五)管理学
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六)医学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
(七)艺术学
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
(八)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汉语国际教育
(九)哲学
三、招聘计划
三、引进人才类别条件
基本条件: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模范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身心健康;引进人才年龄不作限制;b类、c类人才年龄原则上在55周岁及以下;d类、e类人才年龄一般应在45周岁以下。校内遴选人才年龄不受限制;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并符合各相应条件要求。
一,杰出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1名。影响力和成就与本所述条件相当者。
二,领军人才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外公认的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何梁何利奖获得者;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或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2名,一、二等奖第1名;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前2名;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名。能力水平或业绩与本所述条件相当者。
三,拔尖人才
国家基金面上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3、4名,一、二等奖第2、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一、二等奖的第1名;在《science》、《nature》、《cell》等影响因子超过3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者;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第3、4名;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3名;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兴滇人才奖”获得者;“云岭学者”入选者。能力水平或业绩与本所述条件相当者。
四,卓越人才
(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5、6名,一、二等奖第4名;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一、二等奖第1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一二等奖的第2名、三等奖第1名;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的前2名,一、二等奖第1名;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第1名;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前2名、一等奖第1名;国内一流大学且为一流学科的教授博导;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入选者。
(二)近5年,在影响因子超过2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者;按论文发表当年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大类分区,下同)在本学科领域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及以上或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及以上;在ssci、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及以上;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类顶级期刊发表或全文转载学术论文5篇及以上;在本学科(一级学科,下同)领域公认的影响力排名第1、2的期刊发表论文6篇及以上者。
(三)在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或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研发机构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近5年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者:
1.按论文发表当年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在本学科领域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及以上;或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及以上。
2.在ssci、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类顶级期刊发表或全文转载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
3.在本学科领域公认的影响力排名第1、2的期刊发表论文4篇及以上者。
(四)能力水平或业绩与本所述条件相当者。
五,优秀人才
(一)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技术创新人才;省级教学比赛特等奖;国内一流大学且为一流学科的校级教学名师。
(二)近5年内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者:
1.获国家科学技术一、二等奖第5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的第4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一、二等奖第2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三等奖第2名;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第3名,一等奖第2、3名,二等奖第2名,三等奖第1名;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第1名。
2.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名、二等奖第1名。
3.按论文发表当年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在本学科领域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或在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及以上;在ssci、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类顶级期刊发表或全文转载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
4.在本学科领域公认的影响力排名第1、2的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者;发表esi高被引论文2篇者(top 1%)或同1篇论文在一年内2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三)能力水平或业绩与本所述条件相当者。
四、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登录昆明理工大学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系统注册报名,网址:http://ryzp.kmust.edu.cn/,并发送简历至:kmustrsc@126.com;kmlgdxrsc@163.com 投递简历邮件主题:中国博士人才网+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学校常年引进人才,热忱欢迎各位人才咨询。
学校人事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
樊老师、朱老师、魏老师
联系电话:
0871-65916661
联系邮箱:
kmustrsc@126.com
联系地址:
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昆明理工大学人事处
邮编:
650500
五、相关待遇
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全职引进人才待遇一览表(税前)
来源:
http://jobs.ynu.edu.cn/campus/view/id/513072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