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 > 招聘详情

朔黄铁路公司劳务派遣用工公开招聘公告(2018、2019、2020届)

分享至

一、报名时间:2020年9月9日-9月11日16时

二、报名方式

微信报名:关注并点击“河北轨道学院招生就业”(微信号:hbgdxyjy)回复“朔黄铁路”点击链接进行报名。务必加入qq群:967957325。此群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所建,进群请修改备注(专业+姓名),后续相关招聘面试时间、地点将通过此群发布。(初步定于9月13日面试)

三、招聘岗位及要求

序号

招聘岗位

人数

专业要求

学历要求

1

车站连接员

30

铁路运输、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相关专业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2

接触网工

5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电工程、自动化、铁道供电等相关专业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3

变配电值班员

2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电工程、自动化、铁道供电等相关专业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四、用工形式及工作地点

本次招聘用工形式为劳务派遣用工,用工单位为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劳务派遣公司为肃宁县锦绣前程就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地点在朔黄铁路公司管内沿线。

五、报名条件

(一)我院2018、2019、2020届具有空白三方协议书、未派遣的同学可参与报名。

(二)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无不良记录。

(三)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敬业态度,较强的工作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身体条件。

(六)应聘人员除应具备上述基本条件还应符合各招聘岗位中所列出的具体要求。

四、招聘程序及报名要求

(一)招聘程序:按照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择优录用等程序进行。

(二)报名方式:应聘人员由所在学校招生就业办统一组织报名,并填写报名表(在报名群文件中下载),并提供本人毕业证、学信网学历查询结果、在校期间成绩单。应聘人员需准确、完整填写信息,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与事实不符,取消录用资格。每人限报1个岗位。

(三)招聘程序:

1.简历筛选。按招聘岗位要求筛选简历,择优通知参加笔试。

2.笔试、面试。委托第三方机构统一组织开展笔试、面试。

3.确定拟录用人员。根据笔试和面试结果综合评定确定拟录用人员,签订三方协议。

4.办理入职。拟录用人员经朔黄铁路公司审核备案后,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办理体检、报到、入职手续。

五、其他

(一)请应聘人员确保通讯畅通,每个环节具体时间、地点将以电话、短信或邮件形式提前告知。

(二)应聘人员录用后,派遣到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由朔黄铁路公司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岗位分配,并根据岗位实际情况提供薪酬待遇。

(三)本公司不组织应聘前培训活动,也不以任何形式收取应聘人员报名、培训等费用,请应聘人员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四)咨询电话:0311-87816270

公司介绍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1998年2月18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8.8亿元,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持股,主要负责运营朔黄、黄万、黄大(在建)铁路。

朔黄铁路西起山西神池县,东至河北黄骅港,横跨山西、河北两省22个县(市),全长594公里,共设33个车站,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年运输能力可达3.5亿吨。

黄万铁路起自朔黄铁路黄骅南站,经黄骅市到天津市万家码头车站后,经天津地方铁路到达神港站,全长 76.05 公里,为国家i级、单线、非电气化铁路。

黄大铁路起自朔黄铁路黄骅南站,经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接入益(都)羊(口)铁路大家洼车站,全长 216.8 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

朔黄铁路自开通以来,逐步形成了“规范运作、自主经营,网运分离、联合运输,统分贯融、保障综合”的“朔黄模式”。并瞄准世界重载铁路发展前沿,成功掌握了30吨轴重重载铁路成套技术,实现了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的规模化开行。创新研发新型无线宽带通信技术(lte-r),在国际上首次开行基于lte-r技术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成功研制两万吨重载列车移动闭塞关键技术及装备。2019年,朔黄铁路煤炭运量超过3亿吨,利润超过100亿元。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首届十大环境友好工程”等57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授权专利253项、省部级科技类奖项22个。

专题推荐

进入关怀模式